top of page

[實習主題] -- 深度探索如何應用衛星資料輔助午後雷陣雨短延時預測

指導老師: 汪立本 教授

專案經理: 許筠曼/陳沛均

實習名額: 1-2位

是否同意遠距: 是

專案類型: 探索型 (預期讓實習生體驗研究的過程,並探索研究興趣與方向)


午後雷陣雨(thunderstorm)是臺灣夏天常見的降雨型態之一,由於其發生區域小、事件短、強度高,預測延時及可以應變之時間非常短,容易造成都市淹水。此外,隨著氣候變遷,午後雷陣雨發生之頻率、強度都有提高之趨勢,因此如何提升午後雷陣雨之預測延時及準確度,對於臺灣治災防洪上極具重要意義。


午後雷陣雨發展階段包含初始期(對流旺盛、雲層堆積)、成熟期(降水期)、消散期(對流降水減弱),實務上常用氣象雷達來觀測午後雷陣雨,然而通常當氣象雷達觀測到午後雷陣雨系統時,往往已經接近進入成熟期,對於發展初始期之觀測相當有限,因此可提供之預測延時較短。而衛星有機會透過分析降水前之數據變化,較氣象雷達提早15-20分鐘偵測到午後雷陣雨的初始發展,延長預測延時(如附圖);並於發展各階段提供溫度、濕度等其他觀測數據,因此衛星資料對於午後雷陣雨之預測具相當潛力。本專案旨在結合深度學習模型及向日葵多頻道衛星資料,來輔助午後雷陣雨之預測,以臺灣午後雷陣雨降水事件為例,獲取降水事件中雷雨胞於各發展階段之衛星觀測值,並探索其應用性,以各項衛星觀測值作為 AI 模型訓練特徵,提升午後雷陣雨預測能力。





82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